總是覺得錢不夠用? 不知道錢花到哪裡去? 金錢有時候會讓人喘不過氣,但好消息是你能透過學習去改善你的財務狀況。
在這篇文章,整理出八個幫助你改善個人財務狀況的方法,若能善加利用這些方法,則能有有效改善你的財務狀況,請務必執行這些步驟,光是閱讀文章是沒有用的。


1. 記帳、記帳,還是記帳
若你要善加利用你的金錢,最重要是: 「記帳、記帳,還是記帳」,透過記帳,能讓你瞭解你的金錢流向,亦即「你如何花你的錢?」;它還能讓你慢慢地建立對金錢的掌握度。
記帳、瞭解自己的消費習慣,比起理財、投資重要一百倍,網路上許多文章教你如何投資、理財,但很多人卻忘記「投資前,你必須先瞭解自己、自己的消費習慣」,還有「先存緊急備用金」(後面會詳述)。
比起以前,需要記帳本來記錄每筆花費,現在有了智慧型手機的App,一切都方便許多了。
你還能不記帳嗎?
Action Item: 快下載記帳App,今天就開始記帳!
[相關文章] 為什麼你需要記帳? (含常見問答與注意事項)
2. 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
國小的時候,媽媽會給我每週50塊台幣做為零用錢,我要怎麼花都隨便我,但要記得「花完,媽媽是不會再給我」。
50塊其實不多,但我學會若每天放學後每天都吃零食,就只能挑便宜的吃;若我想要吃好吃、比較貴的零食,就要省著花,這讓我學會如何善用零用錢,這也是媽媽每週給我零用錢的用意,慢慢幫我建立財務觀念。
當然,財務觀念有很多,上班後也閱讀不少書籍,對金錢比較沒有安全感的我,不斷透過加強己的財務觀念,讓我更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金錢。
若你想改善財務狀況、對金財比較沒有安全感、甚至往擁有越來越多資產的路邁進,你必須先建立正確的財務觀念。

3. 先存「緊急預備金」
無論是你想轉換跑道、休息一陣子,還是投資,務必先存「緊急預備金」。
何謂「緊急預備金」? 它是一筆拿來支付不可預期的狀況的資金,它就放在你的銀行帳戶裡,可以隨時提領,人生中可能會面臨很多狀況,像是生病、意外,或是法律糾紛等。
需要存多少錢呢? 有幾個重點:
- 先存6個月的生活費,這是緊急預備金的最低標準。
- 如果以金額來說,大約是15-30萬之間。
- 若你打算休息6個月,請再存3個月的生活費,這樣讓你找工作不會那麼有壓力。
切記: 先存緊急預備金再投資,而且緊急預備金是不可以拿來花用的!
4. 編列預算
相信我,編列預算能讓你有效改善你的財務狀況。
許多企業都會編列年度預算,再切分成各個月份有多少預算可花,無疑是要讓錢花在刀口上,而管理個人財務狀況的你,怎麼能夠錯過這一環呢? 只不過,從年度預算,變成月預算而已。
當你列出每個項目的預算後,會逼你去追蹤你的現金流向,你這個月收入是多少、你花了多少錢、把錢花在哪裡等。
幫每個支出項目編列預算,能讓你有效控制你的花費,你必須去檢視這個花費是否合理、是否有必要再降低/提高花費;當你有其他額外支出時,可否減少這類型的花費,去支付額外支出?
5. 清除債務
若你有債務,無論是學生貸款、房貸還是信用卡卡債,務必制定並執行你每個月的還款計劃。
雖然每個債務都有每個月最低還款的金額,但相信我,只要你的債不還,它就會生利息,而你依要繳高額的利息費用,而信用卡卡債的利率還高得嚇人。
我明白要把每個月辛苦賺來的薪水還債是非常令人沮喪的,但若你把債務還清的話,它給你更多的人生自由與選擇,更重要的是生活壓力會少很多,而且還可以給你的生活喘口氣。
不過,在你還債的同時,別忘了給自己享受生活的權利,畢竟你還是值得去鼓勵自己努力工作的,而且當你懂得利用金錢帶來的好處,你才會更努力的去賺錢,但要適度的犒賞自己。
6. 檢視你的信用狀況
無論你是申請貸款還是有效管理你的財務狀況,瞭解你自己的個人信用狀況是必備的。
幸運地,台灣有聯合徵信中心有民眾與各銀行間的往來記錄,而且透過他們查詢個人信用報告的服務是免費的,如何調閱請參考這篇文章。

7. 定期檢視你的財務狀況
想改善財務狀況,你必須瞭解你的資產與負債狀況,定期檢視你的個人資產淨值能有效的讓你瞭解你手上的財務資源有多少、哪裡還需要加強與改善。
個人資產淨值 = 個人資產 – 個人負債
每月或每季,定期檢視你的個人資產淨值,並與前幾期比對後,你會瞭解你的淨資產增加(或減少)多少。
若你想要擺脫債務、達成財務目標,定期檢視你的資產淨值是必要的。

8. 訂定你的財務目標
如何改善你的財務狀況,你需要目確訂下你的財務目標。
若你打算還債、清償學生貸款、還是買輛新車,你需要訂定財務目標,例如每個月需要存1萬台幣、或是要少花哪些不必要的支出,讓你有多餘的金錢存下來,去實現你的目的。
無論你的財務目標為何,記得寫下來,並使用SMART法則。
SMART法則強調為了讓目標更明確,必須將以下要點考慮進去:
- Specific: 明確性
- Measurable: 可衡量性
- Actionable: 可實現性
- Realistic: 相關性
- Timely: 時效性
無論你是打算存更多錢、還債,還是增加自己的淨資產,制定財務目標去善用你的可支配所得是最基本的步驟,否則你的財務狀況會難以改善。
結論:
剛出社會的時候,扣掉生活費所剩不多,甚至愛出去玩的我,常常錢就這麼溜走了。
(相信我,花錢真的很容易…)
回頭看出社會的前幾年,若能更早懂得管理自己的金錢,那現在能完成的事情又更多,還好幾年前我開始發現管理自己金錢的重要性,才能讓我在30歲的時候,順利買房。
一旦學會如何管理你的錢,你絕對不會後悔。
若你喜歡文章內容的話,請你勇於和身邊的朋友分享。
你的小小動作,是給我最大的動力!
加入下班生活經營學電子報
提供你實用個人理財的技巧
放心,只會提供你有用的資訊!
發佈留言